垃圾分類是從源頭上對垃圾進行減量。十九大報告提出,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,建設美麗中國,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。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。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,廣州更要加快形成以法治為基礎,政府推動、全民參與的垃圾分類制度。近期,廣州熱點話題兩網融合也漸漸被大家所熟悉,打造垃圾分類+資源回收鏈,建立可回收物中轉中心,采取定時定點回收,,既為可回收物找到歸宿,也給居民帶來一定的經濟回報,全面推進“兩網融合”。
天河區一橫路環衛驛站的投入使用,運用兩網融合的再生資源回收模式,占地115平方米,分資源回收站和環衛驛站兩部分,把真正有限的資源實現最大化的回收再利用,從源頭做起,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,可以看到環衛驛站運用“垃圾分類+回收再利用”的兩網融合模式,環衛驛站的智能分類回收箱位于整個驛站的“C位”。據了解,這個是三分類的智能分類垃圾箱,可回收金屬,塑料,紙張等小型可回收物。附近的市民和環衛工人可以微信掃碼進入“八戒回收”小程序,選擇投放的廢品種類。該回收箱實施智能監控,能稱重投放廢品并積分,市民憑積分可兌換牙刷、牙膏、香皂、垃圾袋等小禮品。大型可回收物也能在此站“變廢為寶”環衛驛站東側房間內設有不同功能的回收箱,居民家中積攢的廢棄衣物、廢報紙、塑料、金屬等都可以拿到此處稱重投放,一旁的墻上還張貼有不同品類可回收物的價目表。通過智能設備、回收網點、分揀中心、“互聯網+”體系等結合,打造了生活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“兩網融合”。實行垃圾分類,關系著我們的生活環境,關系著節約資源,也是社會文化水平的重要體現。
本文出自廣東佩天環??萍加邢薰?,轉載請注明出處!更多環衛驛站相關資訊請點擊:pthb668.com
24小時熱線電話:18925959717